系统公告

2015-07-06家谱的流弊

来源:丰乐红仙峒主的新浪博客

中国人认祖归宗,靠的是姓氏祖谱,皇室的玉牒、普通百姓的祖谱、家谱,就是岁月传承的家世档案,直到今天,国人在对组织和管理机关填写有关申报表格的时候,还保留有“籍贯”一栏,籍贯实际上就代表着祖居地望的意味,它和姓氏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文地理记忆。

   夏商周以来,中国人就有家谱,诗人屈原官居三闾大夫,职责就是掌管楚国昭、景、屈三大姓的家谱,而汉代司马迁写的《史记》里就记述了大量上古以来的政权更迭和诸侯世家历史的权威性资料,而成为先秦时期的家世性经典文献。南北朝时期,讲究士族门阀制度,官分中正九品,看重出身的门选制度大行其道,家谱就成为选官、通婚的重要鉴证档案,是以政府、豪门士族很重视篡修家谱,至隋唐,政府开始设置专门机构,多次编写大型谱牒著作,著名的有《氏族志》、《姓氏录》、《元和姓篡》、《皇室永泰志》、《唐皇玉牒》等。宋代更有著名文人欧阳修、苏殉等人参与编谱修谱,使宋以前的家谱由维护门第、选举、婚姻为目的而扩展为宋以后的家谱具有尊祖、敬宗、收族等具有的教化功能,家谱的记载也扩展到了整个宗族制度。有了教化功能,等于修成了一件统治工具,当权者的重视就可想而知了。其中,明清两代的家谱编修无疑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如清代家谱在旗人袭爵、入仕都要查验家谱,而清代皇帝玉牒二百年间共修28次,平均不到10 年就续修一次。明代嘉靖年间,张宪、张辉阳主修的《张氏统宗世谱》,记载了张氏遍及全国15 个省,1470多个点的117个支派,只有民国初年山东孔府修的《孔子世家谱》的规模可与之比美。

   家谱既然是家族文献,免不了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官修则可假他手粉饰家族,自修则更可自我方便作伪。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则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儒家礼制来重塑祖先形象,规范祖先言行,掩盖祖先劣迹,抹去不良影响以获得主流文化的认同,所以中国家谱最大的流弊就是作伪,尤以宋代以后,明清两代为烈。

   今人徐建华在《中国的家谱》一书中总结了中国家谱作伪的六方面表现,可谓切中其弊:

   第一, 在姓氏朔源上攀龙附凤,以上古和汉唐以来的帝王将相、贵胄名臣为本氏族始祖或远祖,乱人他人做祖先,这连谱学大师欧阳修、苏殉等人都不能免俗。以明清两代为例,通常林姓上朔至比干,陈姓上朔至南朝陈武帝陈霸先,李姓为李耳、黄帝,萧姓为萧何,赵姓为宋代帝室等,不一而足;

   第二,为提高家族地位,乱标地望。所以王姓必琅铘,李必陇西,张必清河,刘必彭城,周必汝南,顾必武陵,朱必沛国,钟必颖川,应已成为通例;

   第三,世系虽远,却不可靠。名清以来的家谱,通常将家族远祖或始祖上溯至远古,然而历代世系又十分清晰,甚至数十代、上百代代代不乱。一个家族十代八代延续完全有可能,十代以上就应该存疑义,而上百代的连续记录又怎么能够靠得住呢?这是因为后代续修家谱,大多来源于记忆,附会或抄录史书、志书和其他图书,这些资料的来源本身就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第四,在一些迁入异地发展的家族中,大多在始迁祖身上大做文章。最典型的例子,宋朝以前的家谱中记录家族中的功名、官爵且显赫的特别的多,而到了明清以后则十分稀少,这是因为明清以前的资料稀少,可尽情作伪,明清以后对科举和官员履历可证明的资料太多,作伪则容易暴露;

   第五,书善不书恶。在几乎所有的家谱凡例中,都有家谱写法的“不书”条目,即不让入谱的标准,大多是“不道、乱伦、乱宗、绝义、辱先”等,这样就使得所有的家谱中就只有好人、正义君子而见不到坏人,“我在坟前愧姓秦”大约就是如此。历史上的大奸大恶之徒,如李林甫、秦烩都是既没有祖先父母,也没有子孙后人,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非常有趣;

   第六,为了炫耀目的,借助有地位名人为族谱增光,比如收入一些皇帝的赐文,如圣旨、敕书、上谕、赐诗,以及一些官方文书,如告示、公文之类,同时宴请历代外姓名臣硕儒写序作跋、书写题词、赞词、颂诗等,其间伪造或篡改,移花接木改头换面的代笔之作屡见不鲜。

    秦始皇是个有作为的大革命家,起码在“姓”与“氏”的问题上,秦灭六国后开始一锤定音,“姓”与“氏”合一为姓氏,周代“分封制”影响下的1745个“氏”全部变成了“姓氏”。《中国姓氏寻根》载:到南北朝至隋,“崔卢王谢”为四大望族,唐代李世民见到官修宗谱仍延续前载便怒斥:我李氏贵为天子,“崔卢王谢”已经衰微,为何还持之不变?遂下诏改李氏为第一望族,公孙氏为第二望族,而“崔卢王谢”自然往后顺延。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干政,开始修编《姓氏录》,令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入谱,然后根据职位高低确定姓氏高低,此举大大提高了武则天皇后的声望与地位,为武则天以后顺利接掌李唐政权奠定了基础。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家谱文化与中国的“官文化”是紧密相关的,显摆家谱,无非是想向世人表明,自己祖上出过官员,认祖归宗也大多以先祖为皇室帝胄、名臣贤相为荣,这与当今修志纪念丰功伟绩有异曲同工之妙。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