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7-24家谱的收藏、研究与利用

来源:江苏省泰兴何氏杰支网 作者:何循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受国人关注、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非家谱莫属。从遥远的三代到21世纪的今天,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还是目不识丁的乡野农夫,无论是浪迹天涯的海外游子还是世居乡间连县城都未曾去过的山民,家谱都是他们心中无法释怀的牵挂。国有正史,地有方志,家有家谱。一份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书。它记载着家族的起源、发展,家族成员的身份事迹,记载着与家族相关各种内容。家谱,是炎黄子孙的根脉所系,是天涯游子的亲情纽带,是古往今来人生的轨迹记录。现将笔者收藏及研究家谱的体会作一简述。

秘不示人的圣物:家谱的收藏

    家谱只是人们最常用的、最有代表性的说法。根据记载族群的范围与家谱属性的不同,较常见的名称还有宗谱、族谱、房谱、支谱、总谱、家乘、家牒等。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名称,如清芬志、中表薄、辨宗录、传芳集、续香集、世思录、世典、先德传、血脉谱等,大约有几十种,也都是家谱类的文献。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家谱,如记录帝王世系的帝系、玉牒,记录诸侯世系的称为世本,记录家祠的祠谱,记录祖先坟茔的坟谱,记录恩荣的官谱等。

    由于家谱所记载内容的特殊性,所谓“谱牒所载,皆宗族祖、父名讳,孝子顺孙,目可得睹,口不可得言”,再加上家谱对于家族联宗睦族的重要意义,家谱普遍被视为家族的圣物,从出谱、拜谱等一系列的仪式中可以感受到家族成员面对家谱所流露出来的那种难以名状的崇敬心情。出于对家谱的崇敬,也由于家谱的来之不易,几乎每一个家族都在家规中制订了严格的收藏措施,要求家族成员将家谱视为珍宝,妥善保管,以保证家谱的安全。

    保护家谱的措施从家谱颁发时就已经开始实施。为了明确家谱的保管责任,每部家谱都会加盖印章,编立字号(图1),一旦损毁或遗失,责任明确,以此督促领谱人妥善保管。领谱以后,收藏者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必须完好无损保存,适时翻晒,确保无虫蛀水浸、霉变火灾。违者有惩戒措施。所以,收藏者有的盛于铁匣,锁上铜锁,藏于密处;有的装入瓷坛深埋地下,以保万无一失;有的捆扎密封,悬于梁上,以便时时监察家谱之所以必须珍藏秘不示人,真正原因在于其私密性,担心外传后会为冒认宗亲者提供可趁之机。对遗失家谱、私抄家谱甚至盗卖家谱的行为,各家族都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为了避免家谱的外传,许多家族在颁发新谱时都规定要将老谱缴回,并当场烧毁,以防他人盗谱。所以,能够收到象张氏三代老谱者实属不易(图2)。民间有“黄金犹可借,家谱不可借”之说,即便今天,仍有大量家谱散在民间,外人依然无缘得睹真容。这也给家谱收藏与研究带来一些难度。

    但是,万物皆有变数。我国家谱在20世纪经过两次大劫难,一是抗日战争,一是文化大革命,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家谱曾在战争和动乱中大量流失国外。现日本即藏有中国家谱800多部,美国藏有500多部。当然,国内图书及文博单位及有识之士也努力收藏大量的家谱。上海图书馆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目前共藏中国家谱近两万种,共计365个姓氏,历史跨度一千余年。最近,经过上海图书馆长达9年的编篡,《中国家谱总目》终于出版,全书收录中国家谱52401种,608个姓氏。二十世纪初,由于社会动荡,家谱修篡逐渐停止。解放后,家谱更被视为“封资修”的产物,遭到长时期大规模的毁灭。所以,民间私人藏家能够收藏到的家谱十分有限。据悉,我国私人收藏家谱最多者也仅160多部约15千多册,其余私人收藏谱牒者,多在数十种之间。机遇与风险并行。当时敢于冒风险的收藏者,是值得尊敬和佩服的。当然价格也是极低的,甚至白送的也有。如今时过境迁,由于修谱逐渐蔚然成风,藏家经济丰裕,百姓寻根问祖意识觉醒。家谱收藏的难度越来越大,基本上有价无市,零本、残本也价格不匪。

发掘不尽的富矿:家谱研究

    在中国的传统典籍中,家谱以其丰富、庞大的纪事内容而与正史、方志共同成为中国史志的三大支柱。早在20世纪初,家谱内涵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跨越时代的社会文化功能便受到学者们的充分重视。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曾经大声疾呼:“能尽集天下之家谱,俾学者分科研究,实不朽之盛业也。”然而,十年动乱期间,大量弥足珍贵的家谱被视为封建糟粕而遭到无情的毁灭,家谱研究也被视为学术禁区,乏人问津。直至改革开放后,昔日梁启超先生眼中的“史界瑰宝”才逐渐得到正名,家谱这一中华宗族文化的载体,重新回到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列。一些载有宋以前总谱的宗谱,已被国家定为一级文物(图3)。如江苏如皋的《季氏宗谱》,自黄帝以降至清光绪庚辰(1880年),从得姓始祖到始迁祖,传世130余代,扉页上有南宋皇帝亲笔题字,记录完备,全谱25卷,至今保存完好,殊为难得。

    作为收藏宏富的巨大资料宝库,家谱受到从事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民俗学、人口学、民族学、遗传学等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文革中大量的家谱被毁之一炬。而如皋《范氏家乘》(图4)大概托先祖之灵,逃过一劫。被当时一位红卫兵抄家后上缴,所幸被县博物馆收藏,后被地方文史工作者研究发掘。该谱记载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四世孙范公仪,因来如讲学,遂定居今雪岸镇,死后葬于双龙圹,前有范仲淹衣冠冢。早在康熙年间朝廷就特许确立范氏祭祀活动(图表)。如今范氏后裔重修祖茔,立碑纪念,地方政府已将此地列为下一代教育基地。现每年清明节有数百名范氏后裔和学生来此祭祀并朗诵《岳阳楼记》,成为当地一处人文景观。一部海门《徐李氏宗谱》(图5),为唐史专家研究打开一扇窗户。唐武则天称帝,徐敬业骆宾王扬州起兵声讨,兵败之后遁入黄海之滨海门芦荡中,并在此繁衍后代。徐氏先祖徐懋公因助高祖李渊反隋有功,被赐李姓,后被太宗李世民封为英国公,所以,才有后来二姓的《徐李氏宗谱》。而骆宾王死后葬于南通州狼山也有了旁证。一部《如皋何氏宗谱》(图6)除提供了宋末元初人口北迁拓荒史外,该谱卷八《征西録》中还记录了鲜为人知的明正德年间四川数十万民众起义被平叛的一段史实和当时蜀湘地方风土人情。家谱研究除了追溯先贤、彰显文明之外,家谱还存有家族成员资格认定的价值。民国初袁世凯冒认袁崇焕为先祖的笑话路人皆知,有人可能还记得10年前瑞典王子罗伯特·章中国湖州寻根的故事。当王子从家谱上找到祖父、父亲的名字时,不仅完成三代人50年的夙愿。它从另一面证实,只要是正宗血脉,就必有祖宗。它也让人们真正领略到家谱神奇的魅力。

    当代寻根热中,有不少人自诩自己是XX圣贤XX代孙,并引以为荣。正如谚云,五百年前是一家。不过孟子早就意识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即是说,无论君子小人,先辈对后世的影响经五代就基本上断绝。人们夸耀祖先往往是基于与某个显赫祖先有相同的基因的假设,然而人类的遗传物质在后代个体中稀释(递减)的速度非常快,以至先辈的基因在第六代以后的某些个体中就很可能不存在了。所以,遗传学家认为今天世上已无真正的孔子后裔,目前其80代孙,就只继承了约1亿亿亿分之一的“孔子基因”,其实与零没有多大区别。这从另一方面告诉人们,整个社会应当淡化姓氏概念,社会学对所谓的“姓氏文化”的研究,应立足于“文化”的传承,而不是荒诞的“血统论”的暗示。

    研究者,倒是发现何墅何氏家族是一个健康长寿家族,当然与基因遗传不无关系,但更与向善向美的品质传承相关。(《中华姓氏通史·何姓》P185)卞孝萱、“从《陈氏合修宗谱》《义宁陈寅恪宗谱》看陈氏家族”(《中国文化》2008年秋季号第28P112)研究中认为陈氏家族联姻上所谓的“名门望族”,其实质对文化门槛要求很高,更看重家学渊源文化传承。谚云: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经济上可以一夜成为暴发户。而文化上没有三代以上的修为是成不了“贵族”的。

难以估量的前景:家谱的利用

    只收藏而不研究,只有占有的快乐;在收藏基础上研究出成果,那就增添了发现的快乐,成为乐上加乐;如果更上一层,将研究成果推广利用,服务于社会,那就更是无限快乐。

    寻根谒祖靠家谱,增强民族凝聚力。海外游子寻根热的兴起,也使家谱在敬宗认族、凝聚血亲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重新为世人所认同。能够帮助这些海外游子实现寻根谒祖梦想的正是家谱,也只有家谱。家谱维系着族人乡亲深厚的情感,使海外赤子报效祖国、报效家乡之心得以实现。象包拯后裔包玉刚捐资故乡宁波办大学,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办企业,全国各地类似的事迹屡见报导。随着家谱数字化建设,人们通过网络传输、检索阅读,必将惠及全球华人,通过各地宗亲会,增强和提高中华儿女的凝聚力与炎黄子孙的向心力。

    家谱是一笔深厚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3月,北宋名臣范仲淹29世孙南通藉著名画家范曾回到家乡南通,为南通范氏世家诗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准备。南通范氏诗文世家,从明万历至今,绵延13400多年,全世界没有一个文化家族能延续这么多代。这是世界难得的一个文化现象。而要证明这一切,离不开《范氏家乘》(图9)。放眼全国,历史上许多书画名家的生平艺迹,生卒年代大都通过其家谱考证而来,对其作品真赝鉴别起到相当作用。许多民间传说,如明末金陵八艳之一的董小宛曾入宫为康熙妃,只要从《冒氏宗谱》上考证一下董小宛的生卒年代,传言就会不攻自破。

    重修家谱蔚成风气,老家谱成稀缺资源。进入上世纪90年代,祖国大陆由南向北从东向西修谱之风蔚然掀起。由于经济稳步发展,思想氛围宽松,怀旧寻根意识与日俱增,当下中国进入一个国泰民安,盛世修谱的大好时机,许多新修家谱相继问世(图7、图8)。大城市中还涌现出现代修家谱公司,寿辰送家谱成为新时尚,代编家谱最高叫价80万元。有需求就有产业。采访、编辑、印刷、出版,修谱已逐步形成产业链。新修家谱有新的范式,以平等思想为指导,迎合时代潮流,男女平等,妻女同时入谱,独生女也可作世系传人,养子、入赘也能入谱。很多谱中增列了图片,家族大事记、通讯录、影集、亲戚等,记录本家族在当今各方面和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情况。当然,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有老家谱的前提上,没有老谱,不好凭空杜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重修、续修就将成为一句空话。

    概言之,我国家谱的收藏、研究与利用工作方兴未艾。仅就收藏而言,就有许多事急待去做。尽管家谱获得国家保护,《中国家谱总目》已经集成,但这才刚刚开始。5万余份家谱,对偌大的国家,数千年的历史,13亿人近万种姓氏族群而言,与民间实际存量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以上图公布何氏家谱为例,已知的320种家谱仅涵盖10个省的部分地区,且绝大多数为公立(包括美国、日本、香港在内)图书文博机构收藏。别的不说,仅就笔者于一乡所见的《何氏家谱》就有多部存于民间,而未入家谱总目。仅目前浙江兰溪民间藏有家谱即达500种以上(《文汇报》2008222日)可想而知,民间家谱收藏空间仍然较大,当然难度也不小。主要是收藏户主已由传统型的祖父辈开始向对家谱没有多大兴趣的儿孙辈递藏,而年轻人对家谱的存放、借用、翻晒、保管等并不重视。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住宅不断拆迁,家谱损毁有加剧的趋势。但尚若有收藏者上门收购,他们又往往惜卖,几百上千元钱对已经富裕起来的新农民而言,已经没有诱惑力。奇货可居也罢,就怕霉烂损毁,失传而不复再生(图10)。更重要的是,现存老家谱几乎都是解放以前编修的,不少最后一修都在同光时期。距今120年以上,而现在仍健在的八九十岁的老人一旦过世,就会造成修谱无法弥补的断档、失忆的危险。相信随着大众文化水平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年轻人随着阅历的增长会珍惜这份文化遗产。许多人不都在垂老之年才有强烈的叶落归根,寻祖归宗愿望的吗?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