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8-03谈谈家谱文化的继承和改革问题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我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从考古发现,在殷墟中就有简单的家谱了,以后朝朝代代都有人修撰家谱,历史上甚至出现过几乎家家户户有家谱的情况。到了清末民初,由于社会动荡不定,民不聊生,修谱就不如以前普及了,但名门望族以及一些小康之家仍坚持续谱,有所谓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之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殊政治氛围中,家谱曾被当作“四旧”,保存尚难,更不要说修谱了。当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有些人就想到要续修家谱。但是,个别地方一些人在重修家谱、族谱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大家族借修谱之机炫耀家族势力,干扰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建设不良现象,以致一些地方政府对民间修谱持反对的态度;而大部分地方政府则取“不提倡也不反对”的不管政策。但是民间这种自发产生的修谱热情,似乎有不断发展之势。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正确引导,改革家谱文化,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改革家谱文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首先,我认为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传统家谱。

 

    我国传统家谱是以始祖姓氏命名的以男性后人(长子长孙)为主干延续下来的家族历史,它是适应我国漫长封建制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伦理方面主流价值取向的。这种家谱文化中的夫权观念(包括子女必须取父姓)和我们现在提倡和在政策中得到贯彻的男女平等思想是冲突的。但是我们也要历史地看待这一文化现象,父系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是不可避免的。在农耕社会,由于生理上的特点,男性耕作征战,女性生儿育女、料理家务,这是必然的自然分工与社会分工。男性的分工角色,在客观上有利于他们认识自然和社会,有利于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因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男性是主角。更由于权力和财产的继承问题,这就更加突出了男性的主宰地位。但传统家谱得以定型,连绵不绝地传下来,还有一个客观的技术上的原因。试想,如果完全贯彻男女平等的思想,子女可取父姓亦可取母亲,同时家谱又必须记载父系历史和母系历史,那么这个家谱就非常的复杂。比如说一对年轻人结婚,上朔到各自的父母,父母的父母,共有8个姓(即男方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女方的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再上朔那就更复杂了。因此,传统家谱以一姓相传,在“操作”上就简便得多了。现在,究竟百分之多少的家庭存有旧家谱我无法去统计,但肯定是不多。所以,现在修谱的家庭,一般都是续谱,它的体例格式遵旧式也是顺理成章的。作为修续谱的家庭族群,只要遵纪守法,不搞铺张浪费,不搞强行摊派,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

 

     那么我们如何改革家谱文化?

 

    上面说过,存有传统家谱的家庭己经很少。现在的极大部分家庭,大致只知道祖父母、外祖父母以下的基本情况,少数知道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的情况。那么对这样的家庭来说,需要开始新建家谱吗?这是我们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对于文化主管部门来说,恐怕也是应该有一个态度的。我的回答是应该建,当然取“家谱”之名还是“家庭档案”之名,这是可以探讨的。我之所以赞成新建“家谱”或“家庭档案”,是据以如下几点理由:

 

    1)、心理上的需要

    儿童收养院的一些孩子长大以后,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如果一旦有线索可能找到自己父母的话,一般来说,总是要千方百计地去寻找。我国一个残疾人运动员在取得残运会冠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要寻找自已的亲生父母。国外一个慈善家收集了一些因得艾滋病而死去的年轻妈妈的照片,然后复制那些照片,作为礼物赠送给她们各自的孩子,让这些孩子知道自己的妈妈是谁,是什么模样。(我记不住是哪张报纸报导了这个消息,但内容绝对没错)。我相信当孩子长大以后,这张照片一定是他(她)最宝贵的珍藏。可以说知道自己的根底是一种享受、一种美,否则是一种遗憾、一种残缺。比如我,现在只知道我祖父的情况,曾祖父依稀有一点印象,但高曾祖的情况我就毫无所知了,如果有一份历史资料居然记载了我的高曾祖的消息,那么我一定拿来阅读,并且记录下来,甚至可以说有如获至宝的感觉。遗憾的是,我们今天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家庭历史对后辈的意义。在春节,他们可以很大方地给晚辈几百元、几千元甚至更多的压岁钱。但是他们却没有想到花一点时间,把自已所知道的先辈们情况整理出来,打印成册,永远地留给后代。

 

    2)家族文化传承的需要

 

    人类文化需要传承,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家族文化也需要传承。事实上家族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家族文化或家庭文化还有些特殊的效用,这如《颜氏家训》序言中所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样的言语,因为是所亲近的人说出的就相信)。有报导说:日本老年人,现在写书成风,数万字、十多万字不等,他们写的书,极大部分都不出版,是留给子女看的,因为子女忙,平时没有时间听老人“唠叨”,而老人又觉得确有一些话要讲给下一代听,于是就用写书这种办法来解决。(《浙江老年报》2005525日)我国有文化的老年群体中,晚年才开始“著书”者,也大有人在。他们的目的也不是为出版扬名,而是为教育后代,希望后辈汲取先辈的经验教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性格、体质和特长的遗传问题。这当然是一个很复杂,也很难完全搞清楚的问题,但确实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纵观历史,一个家族屡出同类人才的现象并不鲜见。因此,如果一个家庭知道先辈中有某些特长人物,那么这个家庭不妨留意一下,当代人中是否也有显露出相似特长的人,这样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3)家族健康上的需要

 

    现代医学己经证明,有些疾病,遗传因素起了很大作用。我的父亲和姑母都死于肠癌,我和我弟弟都是高血脂(胆固醇不高,但甘油三脂很高),似乎也很能说明遗传因素的作用。在近代修撰的一些家谱中,己经有人把血型记录在家谱中,这便于紧急情况下的输血救援。我则主张在家谱中增记家庭的疾病史,以便后辈有意识地注意预防。可以预见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有价值的人体信息可以记入家谱中。

 

    4)有利于殡葬改革

 

    提倡建立新式家谱间接地有利于我国的殡葬改革。现在不少地方,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薄养厚葬。殡葬改革不仅举步唯艰,而且有些地方还有“回潮”。河南周口地区,为解决死人与活人争地的问题,在去年去底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坟运动”(将分散在庄稼地里的坟墓迁到规划好的公墓中去,同时平了原来的坟头),上下齐动员,在短短几个月内,平了200万个坟头。但是由于民政部下了一个不能强制平坟的文件,再加上舆论界某些人的质疑,到今年春节以后,部分老百姓又自觉搞起了“复坟运动”,短短一个月,100多万个坟头又恢复了。我是个无神论者,基本赞成周口的“平坟运动”。其实,对真正的有神论者而言,人死了,肉体与灵魂已经分离,他们也不把对肉体(遗骸)的处理看得那么重。我们的一些伟人,例如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的骨灰,都洒向了祖国大地。再看看我们的近邻韩国,据报导,韩国的一个企业利用超高温把骨灰做成形同宝石的珠子。一名逝者的骨灰产生45小罐珠子。客户金正南将父亲的一部分骨灰留在家中,一部分留在轿车内,还分给5个女儿每人一点,以便随时祭奠。(杭州日报,20111117A4版)你看,同在儒教传统影响下的韩国人,在殡葬方式改革方面,却比我们开放得多、灵活得多。我就想到,如果我们的家庭有一本家谱,其中还有亲人的音响U盘,到这位亲人的祭日那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或电脑,亲人的音容笑貌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这不是最好的祭奠怀念方式吗?

 

    据以上几点理由,我的主张是:每个家庭都应有“家谱”或“家庭档案”。 接下来的问题是,现代新式“家谱”或者“家庭档案”应取什么样的内容与形式。对这个问题我们先不必过多考虑,人民会创造出来的,是可以“各取所需的”。不过,我们可以先看看当今人们在这些方面有一些什么样的倾向、创造。

 

    作为对重男轻女的传统家谱文化的反抗,现在有些人写传记时,就把父系历史和母系历史并重收录。例如,邓小平女儿(毛毛)所著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不仅有“族宗寻迹”一节,探寻父亲邓小平先祖踪迹;还有“我的外公浦在廷”一节,探寻母亲卓琳(浦琼英)先祖踪迹。还比如集家谱、家史、自传于一身的余秋雨的《借我一生》,也是父系历史、母系历史并重描述。有意思的是,2012年年初,一张走红网络的“亲戚关系图”,也是父系母系并重记录,每个人都配有照片,显得生动亲切。(《解放日报》201216日),这也说明在年轻人中,己经出现父系母系并重的意识。我把这张“亲戚关系图”称为父系、母系“合谱”的雏形。近年来,在国家档案部门的提倡和支持下,一些地方把建立家庭档案作为一项有意义的文化活动在开展。例如:秦皇岛市档案局在海港区开展家庭档案的实践工作,家庭档案有八大内容:我的荣誉档案、理财档案、健康档案、照片、证件档案、学习档案、信件档案、工作档案。沈阳12.53万户家庭建立家庭档案,报介绍,沈阳市早在2002年就开展“档案进家庭活动”。几年来,人们对家庭档案从陌生到熟悉,宝宝康乐档案,恋爱婚姻档案、家庭理财档案,医疗保健档案纷纷在寻常百姓家落地开花。家庭档案虽主要为家庭成员使用,但其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也不可轻视。在沈阳市“档案进家庭”活动中,一些百姓家珍藏的珍贵档案纷纷浮现出来,如清顺治八年的朱氏家谱手稿、清光绪二十六的分家契约、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未曾公开的照片等。(《浙江老年报》2007926日)

 

    从上述人民群众的文化活动来看,家庭档案是一个大概念,家谱是一个小概念,家谱是家庭档案中的一个类。但我主张把家谱看成是家庭档案中的核心部分。家庭档案的内容很宽泛,它的主要目的,是为整理者的当世服务的。而家谱是代代相传的,因此它要求简洁且相对规范。那么“家谱”应该记录什么,笔者建议如下:以我(今年67岁)为例,1、我与夫人各自的父系、母系世系表(也称世系图),从祖父母、外祖父母开始,包括伯父、伯母、叔叔、叔母。姑母、姑夫、舅舅、舅母、姨母、姨父、堂表、姑表,2、直支人员简历表,所谓直支人员,例如对我来说,就是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3、传记;4、重要证件复印件,如荣誉证书,最终学历毕业证书,职称证书;5、照片复印件,努力做到入谱者人人有照片。6、其他值得记载的内容,例如重要家庭活动的音像资料。在一个家庭里谁来操心做家谱?我建议有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来做,这是因为,一是他们承上启下,知道先辈情况;二是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对于一个只有五、六代人的家谱来说,只要一册文本便可记录周全,完全不用花上万元到印刷厂去排版印刷,只要普遍的文印店就可以制作,费用决不会超过一、二百元。相信随着打印技术、复印技术、装帧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印店制作家谱的质量会愈来愈高。

 

    如前所述这种父系母系合记的家谱,当然不能取名为单名家谱,所以宜冠名为“家庭档案”但家庭档案的编辑者应由夫妇俩人署名。这种家庭档案,累代传下去。当然会出现我在上面所说到的复杂情况,就是若干代以后,一对夫妇的先辈,会有许多个姓的先祖。不过这也是饶有风趣的事情。我们中华文族本是一家嘛。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