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8-12家谱资料中继承传统优秀文化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家谱又叫宗谱、族谱、世禄等,是一个家族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国家全部档案中一种珍贵的血缘关系档案。加强家谱档案的开发管理利用,对于继承儒家的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宗法制是我国古代,由父系家长制发展而来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一种制度。这种宗法制度在儒家文化中被称为“礼”或“礼制”,是处理尊尊、亲亲的基本原则。儒家学说正是依照这种由近及远的服从原则,阐述并倡导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关系。春秋末年,由于“礼坏乐崩”,社会出现动荡局面。孔子为此深感不安,所以他便四处游说,倡导人们“克己复礼”,要恢复那些已经被新的生产力打碎了的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我们说,家谱的形成,既是宗法制社会制度的必然产物,又是维护礼制,传播儒家思想学说的重要工具。

 

    中国传统家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可分为4大主要部分:一是谱序。谱序多由家族名人或族外名人撰写,主要包括此次修谱缘起与目的、修谱经过、家族历史渊源、迁徙经过及谱学理论等,目的是宣扬祖先功德,使子孙敬祖向善。文天祥曾为南靖《赖氏族谱》作序,他说“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以纪事实,谱以序昭穆。昭穆之能明,则家派曷得而蒙哉?今赖氏谱牒历已有数百余年而弗失,开卷一览,上以见先人之勋业,下以见人之嗣绪,非普继善述者能之乎?书此为万世之观”。二是凡例。凡例是家族思想的总括性表述,规定了家谱纂修的基本内容与首要原则,可以说是家谱纂修活动的纲领性文字。清乾隆年间的《汪氏宗谱》凡例对此进行了明确的表述,“谱牒之修者,考其本,稽其源,尊祖、敬宗、收族之所思也,而谱书之所作,使离者合之,远者近之,疎者亲之。谱图于族,岂不重哉”。三是家族世系。世系是家谱的核心部分,也是家谱中分量最重的部分。按照传统的世系记载方法,分为欧式和苏式,即欧阳修和苏洵所分别创立的世系记载方法。这种方法提出家谱要重点记载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五服以内族人的个人信息。个人信息是指家族排行、父祖何人、婚姻情况、官爵情况、生卒情况等。在始祖方面,家谱通常会以古代名人或传说人物为始祖,例如姜姓家谱认为炎帝是姜氏的始祖,并会在家谱里面记载炎帝的历史传说。四是重要家族文献。主要包括家训族规、田产契约、祠堂坟茔、诗文传记等。以上便是家谱的主要内容,由于各地风俗不同,各个家族情况不一,家谱的内容方面也可以进行适应性调整。

 

    家谱内容的多样性,因而其教育作用也必然表现在多个方面。但是其族规、祖训,则是用以专门约束族人言行的。内容多是宣扬儒家传统的伦理道德,提倡穷人要安分守己,富人要捐资恤族,和睦乡邻,遵守国家法令,承担国家赋役义务以及对违反族规的处罚办法等等,大体相当于本族的法律法规,所以有的家谱又称作“家法”。对于广大族众,具有较好的教育和制约作用。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