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8-19闽南民间文化记忆 助海外侨亲寻根溯源

来源: 石狮日报  作者:网络

  

      

       有一种奇妙的书籍,一本又一本,写了成百上千年仍在继续。它唤醒了我们关于根的记忆,停止了我们形单影只浮萍漂泊的生活,给予了我们浓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在没有文字的时候,家族所有成员的各种复杂的血统关系靠代代口耳相传,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当文字产生以后,人们就用文字把这种血缘关系记录下来,这种书叫做谱牒。

  2013年713日、14日,首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在泉州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名谱牒文化研究专家和同胞齐聚一堂,携手推进海峡两岸谱牒文化交流。而早在2007年,石狮就成立了谱牒研究中心,本期《走进民间》栏目就带大家前往市博物馆谱牒研究中心,透过谱牒了解散落在闽南民间的文化记忆。

  族谱里的卫城兴荣

  “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建海疆卫所属泉州者设置永宁卫,洪武二十七年内外十所分左右中前后外置福全、崇武、厦门、中左所金门……”在市博物馆谱牒研究中心,记者看一见一本《鳌东陈氏族谱》,翻开序言,讲述了鳌东陈氏家族的迁徙历史,而在这段长达数百年的迁徙史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变迁,而是整个永宁卫城的兴荣。

  “当时明朝实行‘军民颜之诏,民丁四调一充屯’,陈氏先祖应征入伍成为百夫长,并于永乐初年从福省调军到永宁卫城之左所,从此陈氏在此处安家立业,到了嘉靖年间已经繁衍了六房子孙。”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为记者解读了这本族谱,永宁建卫初期全国各地的军人被调遣至此,人丁兴旺,商贸繁荣,当时鳌东陈氏先祖正是从福州调过来的。序言中还记载,嘉靖三十四年陈氏先祖遭遇倭寇突发变乱,江南、福建、浙江等地几年之间倭寇猖獗,不少人都惨遭倭寇毒手,而后倭寇更攻陷永宁卫城指挥社,在卫城里烧杀劫掠、无恶不作,为躲避倭寇,陈世六房子孙有的迁至荀江,有的迁往石井,仍有一房留在卫城。

  可以想象当时永宁卫城遭受的是多么大的劫难,令长居此处的人们不得不远走他乡。无独有偶,在《永宁霞泽族谱》中,同样有关于永宁卫的记载,在族谱中的手绘地图里,也出现了永宁卫十字街的标示。“我们可以通过谱牒里的内容去推断当时社会的境况,这就是谱牒的价值与魅力,它是正史的补充,是历史的缩影。”李国宏说道。

  文化记忆代代延续

  随着宗法制家族的形成,血缘关系变得异常重要,于是谱牒从商周开始萌芽发展。在闽南地区,人们的家族观念根深蒂固,修缮谱牒之风尤为盛行。

  “闽南人自古有着寻根追祖的情结,注重一脉相承。”李国宏告诉记者,在许多谱牒中,序言里常常涉及“国有史,家有谱”的类似字眼,可见闽南人十分重视家谱,虽无法与国史相提并论,但谱牒作为记录家族文化记忆的媒介,在每个闽南家族都是代代相传。

  尤其闽南地区家族人口迁徙的规模在中国实属罕见,在大陆向台湾三次移民高潮中,随郑成功及郑经迁台的移民多达23万人,其中大多数为漳泉地区的民众。由于漳泉地处沿海,面临台湾海峡,自古有向外拓展的习俗,于是闽南地区便形成了特色的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异域文化,以及本土的闽越文化。而这些文化最终被收录在各个家族的谱牒之中,通过对这些文化记忆的追寻,人们找到了根之所在,这是血脉亲情的共鸣,也是文化的传承。

  在谱牒中寻根溯源

  在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期间,还举行了闽台谱牒文献资料的展示与交流。“台湾与大陆,过去与现在,一直血脉相通,枝干相连。”台湾谱牒专家陆炳文表示,不论闽南人或者客家人,都是一个移民和再移民的过程,作为宗族历史的忠实文本,族谱的编修、修补与保存工作,是形成对祖上认同的凭证,是两岸亲情关系的见证。陆炳文还提出,希望两岸专家、各姓宗亲能因谱连缘,更好推动两岸民间谱牒流通发展,共同促进对谱牒这一珍贵文明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在谱牒中寻找线索,是目前海外侨亲、台湾同胞寻根认祖最直接的方式。”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石狮)市谱牒研究中心仍保存着一千多部()的谱牒和墓志铭。曾有法国普鲁斯大学的教授,台湾大学的教授以及各方学者专家前来观摩研究。平均每年有100多人次从台湾、越南、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等地前来谱牒中心寻求帮助,希望找到自己的原籍。市谱牒研究中心成立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帮助200多人成功认祖归宗。

  李国宏表示,目前市相关部门正与金门洽谈,准备联手打造以“两岸一家亲”为主题的谱牒、墓志铭联展,将广泛收集台湾、闽南地区的谱牒参展,希望有更多人通过谱牒联展来了解谱牒文化,在谱牒中寻根溯源,回味闽台共同的文化记忆。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