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09-10族谱最核心价值观 家训最主要组成部分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家谱或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训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特别是其中的族规、家训,及其记载的家族历史上典范性人物,构成了一个个家族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中国家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客家地区的族谱编修大多始于明代。正德之后,客家民系基本形成,闽粤赣边客家地区的宗族社会进入了一个和平兴盛时期,民间族谱大量涌现,家训也随着家谱的修造应运而生。

 

  客家家谱、家训极其丰富,在存世的中国家谱中,有608个姓氏的家谱流传了下来,上海图书馆家谱收藏中心是世界上收藏、保存中国家谱原件数量最大的图书馆,共收藏了313个姓氏1.2万多种家谱共9万余册,其中有百分之七八十是从赣粤闽客家地区搜集而来。

 

  家谱是家训的最主要载体,因而可以说,客家家训是中国家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家训不能不研究客家家训。假若说,家训对一个家族衍至一片地邑有教化之功,那么,客家地区族群仍保留的相对完美的勤俭、淳朴、善良、坚韧、团结、勇敢、担当等优秀人文精神,则相当程度上当归结于客家家训的传承与实践。

 

  在赣粤闽边际地区,客家人家家家有家谱,客家家谱本本有家训。仅就赣南师院客家研究院、赣县江西省客家博物院、河源客家文化学院、龙岩客家家谱博物馆收集的大量客家原乡各姓氏家谱而言,民国及之前编撰的家谱或族谱几乎均有家训、族训内容,而改革开放后新编家谱则稍逊,有的完全沿袭家族传统家训,少部分家族编制了新家训。

 

  这些旧谱或新谱,一般敬奉在祠堂正厅以供未来续编之用,更多的是敬存于各家各户供各家子弟传承阅读,而其中最值得阅读的则是饱含家族文化情怀的这些旧家训或新家训了。每个族群的弟子都要了解家训内涵,学习先贤事迹,明白为人的规矩,懂得处事的道理,如此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其结果是家训家规与社会法规、公共道德自然地融合,一个个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时代青年在良好的道德氛围中健康成长。

 

  客家吴氏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同乡共井,相见比邻,虽不敌家人骨肉之亲,然亦当和睦以相向,故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有无相济。”他们不仅把家训写在族谱里、写在祠堂墙壁上,还把它铭刻在村口的碑石上,成为村规民约。

 

  在赣粤闽客家地区的其他家谱里的家训中,几乎都有“不学礼,无以立”“明礼义,识纲常”“诗书不可不学,礼义不可不知”一类倡导人们文明、和谐的训语。纵观客家文化,不难发现,往往是有家训且家训运用得更普及的村落或姓氏,其民风尤为淳朴、和谐,人人有礼,事事讲义,民主风气相对浓郁,村民生活也相对富裕。

 

  客家人崇先报本,有着深厚的宗族意识,族谱之于客家人有着一种血缘与文化认证的作用,因而备受客家人的重视。而客家族谱中的家训所蕴涵的长久不衰的普世价值,丰富、朴实、深刻的教化意义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当下,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