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5-10-02滨州稀奇姓氏起源追踪:源于殷商的索姓

来源: 鲁北晚报 作者:佚 名

  家住滨城区彭李办事处大河孙居委会的索新明出生于1966年,是一家水饺店的老板。1984年到1987年间在云南从军,部队转业后,就到原二所工作。

 

  问及“索姓”的相关历史,索新明告诉记者,在村里和周围的地方,人们都称呼他们这个姓为“sao”,而并不是记者所称的“suo”。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因为感觉这个读音不是很好,人们称呼我为‘suo新明’的时候,我都是默认的。”

 

  这个变故让记者有些始料不及,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可见,就是连“坐”这种古时诛灭宗族的最严刑法之时,人们也不会因为被连坐而改姓求免。姓的地位之重要可见一斑。读音的改变也许是隐含着更多的历史信息在里面,但当记者试图进一步了解时,索新明表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称呼,几百年来就是这样的,他和村里的一些老人对此都不是很了解。

 

  为此,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但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所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中,记者发现“索”字的注解下面有一条,“名词,姓,读音suǒ。”并没有发现民间所读的“sāo”音的注解。对此,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方言读音甚至是先秦古音的遗留呢。毕竟,普通话也是经过规范之后的语言了。

 

  那么,索姓又是在何时迁居此地的呢?由于缺少家谱,我们便试图在村名碑上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在市区黄河十五路路北,记者找到了几乎淹没在草丛中的村名碑。1989111日,该碑是由当时的滨州市地名办公室监制,大河孙村民委员会竖立的。村名碑记载说,大河孙村曾用名小张家、张家庄、孙家、小李家,位于市西北八点二公里,原为三村,明朝前,张姓迁居此地,名为小张家,洪武二年,孙姓由台子王村迁居到此地,立村孙家庄,李姓立村名为小李家。后以村临古运粮河,三村合称大河孙,又有索姓迁居此地,具体时代不详了。

 

  >>>村名包含着复杂的地理变迁

 

  村碑上的一句话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村名源于村临古运粮河。而在这里,冠名为“大河”的村子有七个之多,分别是大河卢、大河王、大河刘、大河姚、大河孙、大河于、大河郭,虽然,那条大河已不知何去了。

 

  “天王堂,河当央。”这是记者在市东办事处南蔺家居委会采访的时候,听到的一个说法,而张八棍村的于传昇则告诉记者,听老人们讲,很早的时候,黄河河身就在如今的黄河三路附近,村北一华里处就是黄河的北岸,黄河五路以北是北大坝。这些说法是不是也印证着大河诸村历史上的真实地理面貌呢?是不是沧海变桑田的真实呈现呢?

 

  据《滨州地名志》记载,这里曾是一条运粮河。这也是大河孙村村名碑所认同的,村碑认为明朝时村庄因为邻近大河,就由孙家庄改为了大河孙。

 

  索新明则告诉记者,“索家的两个祖先是兄弟俩一起迁居这里的,我听老一辈人说这条大河是黄河决口冲出的河道,应该是黄河的河身吧。”

 

  滨州市史志学者侯玉杰也认同后一个说法,他表示,今天的黄河河道是1855年(咸丰五年)后才稳定下来的,黄河历史上多次决口,而古代滨州河汊纵横,今天的市政大楼一带原是就是河汊交汇处。而大河孙、大河郭等村附近古代有一条河堤。大约在清朝嘉庆年间仍有黄河堤坝存在,后来才慢慢消失了的。

 

  据历史文献记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在下游决口的年份达543年,平均约四年半一次。并有多次大的改道和迁徙。改道最北经海河至天津入海,最南经淮河入长江。

 

  而对滨州影响最大的则是清咸丰五年(1855)兰阳铜瓦厢决口,肆意的黄河水折向东北,流入了山东境内的大清河,夺大清河入海。黄河自此改道东北经今长垣、濮阳、范县、台前入山东,夺山东大清河由利津入海,结束了黄河趋向东南、夺淮入海的历史。

 

  史料显示,因为黄河河道的不断变迁,滨州北部生态面貌曾有剧烈变动。那该地所处的位置究竟是运粮河还是黄河河道呢?对此,我们暂时不去做深究了,但这些说法却见证了滨州这片土地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迁和人文发展。

 

  >>>能文能武的索姓名人

 

  《元和姓纂》是我国唐代谱牒姓氏之学的专著,原本10卷,今有10卷本、18卷本两种,其由唐宪宗时宰相李吉甫命林宝修撰,于元和七年(812)成书。其记载说,商朝的王公贵族有七支,形成了七姓公族。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把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封在鲁国外,并且把殷商七族中的六族迁徙到鲁国,便于监督和管理,这其中就包括了索姓人的祖先。这些殷商遗民以族名、地名、先祖名号等改为别姓,索氏家族后来世代定居在鲁国,成为两周时期的名门望族,是为鲁郡索氏。

 

  据了解,山东境内的滨州、蒙阴、郯城、利津、临沂、淄博、东营、莱州、蓬莱、泰安、日照、德州、枣庄、济南等地均有索姓人居住。全国范围内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北京、东三省等地均有索姓人分布。

 

  历史上,索姓名人也不在少数,首先要说的是西晋书法家索靖,他是位出类拔萃的贤士,能文能武,擅长草书,得到了大书法家张芝亲传,自己又加以发展,骨势峻迈,富有笔力,曾有前人评论说:“精熟至极,索不及张();妙有余姿,张不及索。”将他和卫瑾(当时名士)并称“二妙”。而且,在晋惠帝时,索靖曾平定西戎,讨伐作乱的司马氏诸王。索靖著作有《章书状》传于后世。

 

  另外还有山东籍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索卢恢。公元18年,琅琊人樊崇领导赤眉起义,东平境内灾民纷纷推举索卢恢为首领,响应赤眉起义。索卢恢不负众望,成功聚集了三四百人,攻进无盐城,杀县令、开粮仓,扛起了起义的大旗。公元22年,王莽派十万大军把无盐城邑紧紧包围起来,索卢恢与樊崇率领的援兵里应外合,大败王莽军,史称“无盐大捷”。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