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公告

2016-01-13悠悠万事,家谱为大

来源:华夏谱志联盟
 

  家里有一个精致的丹红色小木箱,一直被家人精心的保存着,小时候一直认为这个小木箱是个神秘的存在,总想打开它一探究竟。后来,这个木箱也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逐渐展开在我眼前。原来这是一部“余姚一本堂宗谱”,共有二十册,是1931年朱元树公编纂的。说起这家谱,还有一个值得回忆的故事。

  抗战时期,余姚沦陷前,(当时父亲在杭州工作,日本兵战领杭州前已随政府机关撤离杭州,去浙西金华做抗战工作),家里奶奶当家。随着战火临近,人心惶惶,奶奶带着小辈去乡下避难。兵慌马乱,担心家谱留在家里,受到毁坏,避难时带上了这箱家谱。

  “悠悠万事,家谱为大”这是祖辈对家谱的认知,兵荒马乱年代,百姓避难时,常常是:一担箩筐,一头是小孩,一头是家谱。足见前人对家谱的重视。

  家里有个表亲在城东万家桥村,能够避难居住,奶奶带着小辈在万家桥表叔家安顿下来,把家谱藏在表叔家的阁楼里。余姚县城沦陷数个月后,城里局面慢慢平静下来,奶奶才带着小辈回家,但考虑到家谱的安全,仍把这箱家谱存放在乡村的阁楼里,老人认定存放在乡村比放在家里要安全放心。时代变迁,政治风波不断,这一存放,一晃竟将近六十个年头。所幸的是这部家谱因而躲过了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躲过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回首文革时期,家里珍藏的书画,均被红卫兵视为四旧、封资修的东西,毁于红卫兵一把火。每回想起文革岁月,心里的伤痛永远存在。但愿文革的恶梦在中国不再重演。

  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人们的思维重新回归清晰,家谱不再是四旧,也不是封建社会的特定产物,家谱是一个家族历史的印记和留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追根溯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选了一个好天气,我们将寄存在乡村近六十年的家谱接回了家……打开这本久违的家谱,里面详细记载了龙泉山下姚江朱氏前贤的行迹……余姚这个古老的城市,有着7000年的文化,出现过很多名门望族,而“朱氏一本堂”是相当有名望的一支,自宋朝正秦公至今,已繁衍三十余代,三万余人口,前后历史一千余年。历史文化名人辈出,进士、状元、知县、尚书、待郎,数不胜数,明清时期文化名人更加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余姚四先贤之一十四世朱舜水公,清代内阁学士二十二世朱兰公,清末四翰林二十三世朱元树公……均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余姚朱氏望族的历史亦是余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余姚朱氏有着悠久的宗族文化,从明万历年间起先后六次修谱,家谱上记载了“一本堂朱氏”热心公益事业,助学、扶贫、救灾、赈济、修路、补路、造凉亭等,记载了很多先贤优秀的品行节操,给后人留下很多高风亮节的佳话和乐善好施的事迹。家谱还记载了鼓励子孙、后辈求学进取的激励机制和奖罚制度,从一侧面能看到历代培养人的方法。余姚博物馆、上海图书馆,还有国外一些知名的博物馆都有余姚“朱氏一本堂”家谱珍藏。可见它的影响及史料价值。

  家谱是一个家族历史的沉淀和绽放,文化的发展需要有历史的沉淀。进入新世纪,龙泉山下朱氏后人萌发了盛世修谱的意愿。大家在一起交流、讨论的内容都是寻根和做人,以先贤高风亮节的品行、节操感召后人———做文明崇德余姚人。爱祖国、尊祖辈、敬长老、讲和谐、端品行、尚礼节、施善乐,是大家常谈论的话题……大家商量、鼓励,一步一个脚印在做这事。

  受文革动乱的影响,文化、道德、历史,出现了断层,填补断层,使家谱得以延续和传承,弘扬推进道德文化,这是大家的目标,也是责任和义务。

  家谱的存在如默默无闻的大树,它无声无息的庇护着你和你的家族,为我们的前进指明方向,它粗长的根系扎根大地,如我们祖先的精神文化,源远流长。

 

 

 

 

                          

 【点击“华夏宗谱网”返回到“家谱资讯”】